近日,井岡山大學社會工作研究生“同心筑夢伴成長,守護童心向未來”暑期“三下鄉”社會實踐團在吉水縣文峰鎮低坪村,以“童心港灣”為陣地,對當地留守兒童開展了為期一周的紅色文化課堂、國學教育、文明禮儀、體育游戲、科學科普等主題系列活動,通過理論與實踐、趣味互動與科學引導、寓教于樂相結合的方式,開展了豐富有趣的七彩課堂,讓孩子們感受到愛的力量,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。
在低坪小學的課堂內,實踐隊員們為留守兒童們開展紅色文化興趣課堂。隊員程禹軒向孩子們展示了油畫作品《紅軍過雪山》,講解了當時紅軍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,征服了一座座大雪山,廣大紅軍懷著必勝的堅定信念,發揚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,在紅軍長征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的情景。還講述了“飛奪瀘定橋”重要戰役,“長征路上紅小丫”的故事,讓孩子們身臨其境。通過同齡人的故事希望小朋友們在今后的生活學習中,能夠堅持紅色信念,樹立崇高理想,讓愛國主義永放光芒?!镀呗伞らL征》古詩的學習中小朋友們體會到了紅軍不怕困難、勇敢頑強的革命精神。實踐隊員程禹軒和孩子們一起回顧紅軍包的起源與歷史意義,隨后隊員們教授孩子們制作“紅軍包”。孩子們飛針走線,用心的一針一線縫制著,動手做出了一個個精致的紅軍包,在縫制過程中,孩子們了解了紅軍的發展歷程,而且體會了紅軍的艱苦與困難,培育了愛黨愛國的樸素情感,讓紅色文化在孩子們心中扎根。
為弘揚民族優秀文化,培養純美心靈,讓留守兒童受益其中,實踐隊員們帶來了禮儀教育課堂。課堂上,實踐隊員陳香以提問的方式引出,實踐隊員和小朋友們進行了積極互動,共同探討了文字起源的奧秘。還詳細介紹了生活禮儀、校園禮儀、校園文明規范以及校園不文明現象。播放了關于“尊師重道”的視頻動畫片,這引起了孩子們的濃厚興趣。老師通過利用課堂互動環節,進一步加深對學習和遵守國學禮儀的認識,課堂氣氛非?;钴S。
為進一步提升廣大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,預防校園欺凌,助力營造平安、和諧、文明的校園環境,一堂防治校園欺凌的主題教育課程正在進行中。實踐隊員馬堅煒通過引人入勝的動畫和真實案例,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校園欺凌的定義、特點以及應對方法。實踐隊員們向留守兒童們強調了法律的重要性,并教育孩子們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權益,并努力掌握正確應對的方法。
為進一步厚植家國情懷,實踐隊員蔣如娜通過紅色小知識引導,圍繞“為什么要愛國”“怎么愛國”和“祖國我想對你說”三個部分,為孩子們深入淺出地解釋了愛國的重要性和表達方式。隊員以案例故事的形式,生動有趣地擴展了講解內容,讓孩子們更能理解英雄們為國家和人民所做出的犧牲和貢獻。實踐隊員們帶領孩子們一起朗誦愛國詩歌《鄉愁》。王智遠同學激動地表示,長大后他將以實際行動向祖國證明自己,學習英雄們勇往直前、不畏艱辛的精神。
同時,為培養孩童對體育運動的興趣,鼓勵孩童積極參與體育運動,實踐團隊開展了一次別出心裁的體育課堂——趣味運動。在益智游戲環節,實踐隊員馬堅煒將小朋友們分成若干小組,通過教學跆拳道基礎動作、兒童踢正步訓練等內容,來激發學生潛能,隊員們還為小朋友們講解了乒乓球、羽毛球、籃球等其他常用球類的比賽規則,以及學習了少先隊員敬禮的標準動作,通過榜樣示范引領,小朋友們聽得聚精會神。
為更好地豐富鄉村兒童科學文化生活,普及科學知識,實踐隊員們為低坪村留守兒童開展了科普知識小講堂,實踐隊員先為小朋友們展示科普小實驗“會站立的牙簽”和“兩杯一樣的水”,并普及了水的表面張力知識,并通過氣球小實驗,向小朋友們講解氣壓差小知識。同時在實驗中邀請多位小朋友上臺親自進行實驗操作,感受科學的魅力,臺下的小朋友們眼睛發亮,躍躍欲試。
隊員羅俊通過向小朋友們做“倒置水杯小實驗”,巧妙結合前面的兩個小實驗的知識點,為小朋友們展現了神奇的一幕。整個課堂充滿了歡聲笑語。還通過簡單的器材制作了一個簡易的“九龍公道杯”,向小朋友們介紹了我國明朝的這一神奇瓷器,通過圖片視頻與小實驗,講解九龍公道杯的科學原理,帶領同學們學習了新的科學與歷史知識。小實驗——“分你一半”生動的向小朋友們講解了虹吸原理。同時讓小朋友們分成小組進行實驗小比賽,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,讓他們自己動手完成實驗,親身感受科學魅力。
為增加孩子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,隊員們為留守兒童們開展漢服文化宣傳活動。隊員蔣如娜向小朋友們展示漢服的圖片,介紹漢服的來源,通過播放視頻的方式向孩子們講解漢服的來源、制作以及穿搭。實踐隊員們向小朋友們發放漢服折紙,小朋友們要用自己手中的材料動手制作一件漢服。課堂采用“社工協助”的形式,孩子們滿懷期待,興致昂揚,積極主動地跟著隊員們一步一步地學習制作方法,有不懂的地方就立刻問,整個課堂氣氛都十分融洽。(供稿:井岡山大學團委)